當初的行囊只有一個TNF Hotshot後背包與一個大行李箱,若只是一到兩天的旅程,26L的Hotshot還勉強可以撐得住,但若是遇到日數長的行程就沒有辦法了。
在大陸的第一個長遊共有14天,一來覺得拖行李箱遊玩不便,二來我的這個行李箱也太大,所以果斷放棄這個選項,儘管行李箱的空間夠大,不需要為了收納而煩惱。
後來就去街上買了一個手提旅行袋應急,這次的行囊就是一個背包與一個旅行袋,但是身為一個旅行背包客,感覺雙手還是要騰空才可以做更多事,而非還要挪出一隻手去提旅行袋。
而且大陸坐車時常要安檢,若是帶兩個包,背上拿下的實在不是很快速,如果只背一個後背包,就會變得便利許多。
於是在結束了十一長遊後,我就開始上網物色背包(自此掉入逛淘寶、京東等的不歸路zzz),最後趁著打折,買了Toread這個戶外休閒品牌出的35L後背包,算是中等大小的背包,因為不想買太大,或許等以後真的要出去流浪才會需要50L的。
該有的扣具都沒有少,可以減輕不少肩上負擔。 |
實際背起來的大小也適中; 外面也有一些扣具可以綁東西(圖中就把小背包給扣在外面)。 |
外層有一個長方形的置物空間,可以塞衛生紙之類的物品; 背包兩側上下都有扣具,除了可以固定外,手要抓背包時也很方便; 最底下有雨衣套,下雨時就能立即派上用場, 兩旁有網袋,可以放水壺雨傘。 |
肩膀、背部、臀部,都有海綿減輕負擔; 胸前與腰際也有固定扣具(腰際的兩側還有小置物空間), 除了減少晃動外,只要腰際的扣上後, 就能將大部分的重量由肩上換到整個身體, 對於長途行走十分重要。 |
打開來後,內部上面有一個拉鍊夾層。 主空間是以束口袋的方式固定,因此可以塞超過既有的高度, 就算超高也還是可以把上蓋給扣回去, 因為當初設計就有預留空間。 |
最上層有一個拉鍊夾層可以放小物品, 黃色帶子可以把背帶直接立起來, 在背包包時,手就不用擔心一直穿不過去。 |
有了這個背包,雙手得以去做更多事,吃小吃喝飲料之類的哈哈,除此之外我也買了一個可收納的摺疊小背包(約12L),這樣一來就可以像登山一樣。到了下榻處後,只攜帶重要東西與水壺換背小背包出門逛街,若是一日可以往返的山岳也可以用這個背包搞定,如此一來就不用背著所有行囊出門或登山了。
右邊即可折疊背包,左邊是快乾毛巾 |
由於開始使用這個背包時,時序已進入冬天,也就是說出門走跳好一陣子都不會流汗了,甚至往北邊一點,都已經是很寒冷的天氣。因此,衣服都可以兩天才換一次,這樣一來就可以減少衣服的數量,也算是減輕不少負擔。只是通常這個登山背包裏面的主要空間並不會再有太多的夾層,最好還是要帶一些束口袋,這樣就可以把髒衣服與乾淨的分開,或者是在裝其他旅行用品。
以下跟大家分享我在出外旅遊時會帶的物品,分為四類:(1)電器類 、 (2)盥洗類、 (3)衣物類、
(4)雜物類,以下分開說明。
(1)
電器類
Y頭轉接器(多一個Y頭轉接器,可以讓你多充一個電器),
小手電筒+電池(有時候坐夜車,就可以派上用場),
其餘3C用品(手機、相機等)當然也不可少。
(2)
盥洗類
沐浴、盥洗用品、洗碗精(拿來洗眼鏡)、牙線、棉花棒等等,東西雖小,但用時卻不可少。
(3)
衣物類
手帕(冬天或許還好,但是夏天就很需要),
帽子(夏天遮陽,又可以稍微擋雨,登山時還可以防風),
魔術頭巾(保暖又可以當口罩),
剩下的就是自己要怎麼穿就怎麼帶。
(4)
雜物類
雨傘、背包防雨套,
塑膠袋大小不一數個(裝雜物或是當垃圾袋時很方便),
面紙、濕紙巾、長尾夾數個(夾衣服或是固定東西時能派上用場),
束口袋大小不一數個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