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年3月31日 星期日

喘口氣,做期中

        度過第一個忙季,終於可以不用加班了,傍晚六點多踏著輕鬆的步伐就可以離開辦公室。每一個Audit team有1-2家上市櫃公司,至於非公開發行公司的數量大約在2-4家,端看你們那組的公費與loading,儘管非公發公司只需要出年報,但是內控與稅抽是不可少的,做內控顧名思義就是要了解這家公司的內控制度好不好,並且於期中內控時先做一點證實測試,如此一來在明年做年報時就只需要再補樣本量即可,否則想要在年報查核時才做測試,根本是做不完的;而先在期中做稅抽則是為了明年的稅報作底稿,無論公司規模大小,每年五月都要報稅都要出稅報,因此每年的五月可說是事務所最忙的時候啊!

        雖然我們統稱期中外勤,可能會讓人誤解為是在年中(六、七月)的時候做內控、稅抽,實際上則不然,因為六月是淡季,七月則開始做半年報,所以期中外勤不是在九月時做,就是在出完Q3季報時(11月中到12月中)做,依照各組的狀況與客戶協調時間。


        通常去一家公司做期中內控(含稅抽)會安排一週的時間,從11月第三週開始算起,掐指一算你有幾個客戶,大概就可以知道你的期中外勤要安排幾週了。又因為12月中大概都要到大陸出差,因此大概就是有4週的時間可以做,看似時間充裕,但是可能還有其他鳥事冒出來,例如公司要發員工認股權、稅局來補充說明、甚至是煩人的實質審查等等,這些鳥事瞬間就可以剝奪你兩週的時間......(淡季還要加班......)

        稅抽因為難度不高,所以都是lv 1在做;而稅抽不外乎就是針對損益科目去翻憑證,該拿發票的要看到發票,國外出差要看到登機證、旅行社代收轉付收據、電子機票,這些憑證都是在查核準則裡面規定的,如果有缺漏,那在報稅時就會被剔除;交際費、伙食費等等超過限額的也要被剔除;修繕費有沒有單筆超過8萬或年限超過2年的;雜項支出有無金額異常大,應該要資本化卻費用化的情形,如果在這個階段沒有了解、做好這些事情,來年稅局覺得異常來函時你就要舉證了。

        這個時間點去做稅抽是因為隔年的一到三月在做年報(不論公司大、小),而四月又要出上市櫃的第一季季報,五月馬上就是稅報,所以如果稅抽不先做起來的話,隔年肯定是沒有時間做的,所以我們11、12月先去做,客戶如果可以提供到9~10月的資料我們就可以都先做起來,待明年做年報時,再去檢視一次是否有不足、異常的地方需要補抽的,如此一來才能有效率地完成工作。

        每一家公司使用的ERP系統各自不同,上市櫃幾乎都是用SAP、鼎新、甲骨文(功能較多,但授權費用高)等,中小企業的話有可能是偉盟或其他較小型的系統,所以傳票也長得不太一樣,但是萬變不離其宗,我們在翻傳票時就是要看到附在傳票後面的憑證,有些客戶的傳票是用直式A4紙、有些則是橫式A5的,在翻傳票的時候就會覺得平針釘書機很重要,因為如果是用永久針的話,文件一多,在釘書針的那個位置(通常是左上角)就會翹起來。不過也只有龜毛如我的人才會在意這個東西......我也遇過有客戶是用膠水黏在左上角的,就完全沒有釘書針,給他們拍拍手!


這就是不用平針釘書機,導致訂書針的位置翹得恨高,
也間接影響擺放的空間,但大部分的人就是只管切傳票,
誰管你這個東西?


        至於內控(Internal Control)在做什麼呢?

        每一家公司因為產業特性、內部作帳流程及習慣不同,對於收入、成本等作帳流程也有所不同,以應收/收入(walkthrough)簡單為例:


  1. 建立客戶基本資料、授信額度、交易天期,是否有建檔與主管核准。
  2. 賣商品給客戶時,是否有給予報價單。
  3. 客戶下訂單後,公司是否有建立銷貨單,且這兩張單子的項目及金額匹配。
  4. 公司開立銷貨單後即開立發票,發票之對象、品項及金額是否相符。
  5. 出貨單(若為外銷則須有出口報關單)是否有倉管人員簽名表示出貨,貨運公司或是客戶是否有簽名以示收到貨。
  6. 依照收款天期是否有試算帳齡區間,對於逾期的貨款有無提列備抵呆帳,備抵呆帳提列比例是否與公司政策相同。
  7. 收款時需有銀行對帳單、存摺或網銀的收款紀錄,若為外幣則要有銀行外匯水單。
        以上許多單子,都要有權責主管簽名核准。
        
        假設經查核人員專業判斷後,認為以上7個流程中,第4及7點為內控點,那我們就會針對銷貨單、發票與收款紀錄去做測試,依照全年的交易金額與筆數,去計算出一個要抽核的數量,接著查核人員就會去翻這些傳票,檢視有無附上述的幾個單據。

        除了應收/收入外,還有應付/採購內控循環、成本控制、固定資產內控等等,lv 1做稅抽,lv 2就做內控(通常是應收、應付),看公司的規模以及SA如何分配。

        我很幸運第一年只有一家上市櫃與兩家小間的,因此在11月中後的內控就只需要做這兩家,而且其中一家的傳票還是記帳組做的,因此我只需要到稅務部記帳組搬傳票回辦公室翻即可,根本不用出外勤,因為這家公司也不大;但是另外一間小家的就要出外勤了。基本上內控稅抽期中外勤是不太需要加班的,畢竟10月已經加的人仰馬翻了......所以真的是喘口氣,做期中。

        很快地來到12月,由於我們這組的上市櫃公司是F股,因此需要在年底時前往大陸做內控,又因為其規模不小、營運點也滿多的,內控的時間規劃到三週,並且順勢於年底進行盤點。其實不只是F股需要到大陸出差,就算是一般上市櫃公司,也會依據實際營運狀況決定要不要到大陸及各地(歐美、東南亞等)出差,由於現在世界工廠是大陸與東南亞,各大公司其實在當地都有設製造、銷售點,規模也不會比台灣小,因此各組其實都會到大陸、東南亞出差,除非你很幸運地手上的公司都沒有到大陸投資,或是在大陸的子公司都是別人在查,那這樣就無法體會出差的心情也沒有差旅費可以賺囉~

        至於去大陸的話是到哪個那些城市呢?大部分都是深圳、東莞、上海及昆山等台商聚集的城市居多,少部分可能會到比較特別的地方,像是青島、鄭州,貴州等,總歸一句話,公司在哪裡設點你就可能往哪裡去。而我們則是去深圳、東莞及惠州,這三個城市各待一週,接著就是年底盤點,如前所述,內控是相對輕鬆的,而且又有跨週末,因此把握週末時間到鄰近的景點參觀一下當然是必須的。

        有人喜歡出差、有人不喜歡,實際的好壞其實很看客戶及地點,有些客戶因為自己有台幹宿舍,因此審計員出差時也是住宿舍(環境就比較參差不齊)、有些客戶有食堂所以中午就跟當地員工一起吃(料理方式通常偏油、辣、鹹)、有些客戶的所在地非常偏僻(下班後只能關在房間裡追劇),還有更多說不完的好與壞;但是我們很幸運,這家客戶是提供酒店住宿,而且還是一人一間(通常都是兩人一間),此外,上、下班還有師傅接送,除了晚餐自理,中餐也可以叫外賣,所在之處也不會離市區太過遙遠,再加上我之前曾經在武漢待過半年,生活、消費模式其實都不會不適應,所以第一次的出差體驗其實滿好的。

        但是因為大陸網當地網路有封鎖的限制,除非翻牆否則是不能使用臉書、Line、IG等等,不過現在的翻牆軟體眾多,或是大家可以直接買網路sim卡(是連香港的網路,因此不須翻牆),無論是用在PC、iOS、Android,其實只要先準備好,甚至是帶一顆裝滿電影的硬碟,相信一定可以好好追劇或是看影集。因為不加班的晚上、人在異地的晚上,你頓時感到時間突然增加許多,不過,我的建議是可以帶幾本書,利用這沉澱、寧靜的時刻去提升自己渴望的能力、充實自我,以期未來能有更好的工作機會。

        3個月的試用期,很快地在12月初來到,少部分人因為不適應這份工作,所以提前離開了,但是大部分的人都留了下來,迎接年報的挑戰;而我也不例外。


        2018年的元旦有三天連假,配合客戶的產線與出貨時程,我們安排12/29、30進行固定資產與存貨的盤點,由於公司範圍與倉庫都很大(一直走路),才需要安排兩天,否則大部分可能都是一天就結束了,有些audit team比較辛苦,跨年夜是在當地度過,因為元旦還要盤點,好家在我們是12/31就飛回台灣了。

        期中內控真的是了解客戶營運模式最好的時機,若能好好把握機會與客戶聊聊,那你就能更清楚他們的公司特性、製造流程、作帳模式等等,於此,審計員又多學會了一些東西。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