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年6月9日 星期日

討厭的年報

        一眨眼,五月只剩下最後十天,這也意謂著忙季即將結束,回望過去的五個月,時間過得很快,照著每週每月的進度,日子也就是這樣過。一到三月我覺得是最累的,也是這篇的文章的主題─年報,四月的第一季季報,相較於年報真的是簡單許多,累的是心,因為覺得年報還沒完全處理完,季報又接著來,而五月的稅報當然也不會放過你,但我們還是回到這篇的主題,聊聊年報到底在做什麼吧?
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
        年報,顧名思義就是公司過去一年的財務報告,也因為是一整年的事情,所以資訊量非常大,但就算資訊量大也沒什麼了不起的,因為資料是電腦在處理,麻煩的是年報要做「查核」,查核要做的事情與核閱(季報、半年報)差很多,詳細內容可以去參考「會計師查核簽證財務報表規則」。白話來說,核閱就是做查詢、比較、分析;而查核要做內部控制、發函證(銀行存款、關係人、應收帳款、應付帳款、存貨、進銷貨等等)、以及各種測試。

        那年報的故事就從1/1開始說起吧!由於公司結帳的關係,我們大概會在1月的第二週去外勤,也因為要做的事情比較多,會去到10天左右;外勤要做的事情,除了與季報一樣的底稿之外,還要發函證與做各種證實測試(翻憑證)。先說函證,取得客戶試算表的數字後,我們就可以寄發函證,幾個必發的科目是銀行存款、應收、應付、關係人函證。

        假設客戶給你的銀行存款金額是1,000萬,那你要如何去證明有這1,000萬呢?當然不可能去銀行盤點,因此我們就會製作一封函證信,蓋上公司當初申請銀行帳戶時留存的大、小章,從事務所寄給銀行,讓銀行去核對公司的存款金額,再寄回事務所。基本上金額都會相符,若是金額不符,原因可能就是作帳的時間差,這時候就要編製銀行調節表,將帳上的金額調到與銀行提供的金額一致。由於一家公司的銀行帳戶可能有很多散布在各家銀行,因此銀行函證基本上都是10來封以上。也因為每一個子公司的銀行帳戶都要發,如果是大型公司有數十家子公司的話,銀行函證隨便就是超過一百封了,光是在製作、核對數字、寄送及收回整理,就得耗上不少時間。

        我們事務所有一個部門是專門在處理函證等事情的,因此我們只需提供函證的資訊(銀行名稱、帳號、金額等),這個後勤部門就會幫我們處理後續的事情,諸如寄發函證給銀行、收回函證確認金額、催函,實在是大大減輕了審計員的工作份量,因為年報要做的事情真的太多,而函證是屬於比較簡單但是費時的工作,所以委由他人來做是滿不錯的方式。

        而銀行函證除了台灣的銀行以外,如果有子公司位於海外(歐美、大陸、東南亞),其實也都是要去發函證的,各國銀行的辦事規定又不盡相同,所以在處理這一塊的時候會特別辛苦。舉例大陸的函證,基本上大陸銀行是不接受從台灣寄出的函證,所以我們通常是趁著去大陸出差查核子公司的時候,抽出半天的時間去親跑函證,由客戶帶著我們到銀行去取回函證,因為函證的規定是不能由客戶寄出與收回,擔心會有客戶與銀行共同舞弊的情事發生,所以都是要由事務所發出、事務所收回,或者是親跑。不得不說,親跑有時候也是很浪費時間,因為銀行那邊也有其他事情要處理,所以我會帶著電腦去,在等待的同時做其他事情。

        而應收、應付函證,由於對象分歧,如果是大型公司,他的交易對象遍及全球各國家,如果說要用紙本的話,寄送的時程會拉更長,而且還有可能寄丟,因此通常都是用電子函證的方式,也就是印出紙本後給客戶蓋章,再拿去掃描,用這一個掃描檔寄給應收、應付對象。除非說,寄出電子函證後,對方表示沒收到或有其他原因,逼不得已我們才會寄紙本的函證到海外去,若交易對象都是在台灣的話,就還是會以紙本函證為主。

        再來是關係人函證,由於關係人可能是在同一棟大樓,若蓋完印章後還要拿回去事務所寄出,有些愚蠢與費時,所以幾乎都是由審計員親跑取得回函。

        而函證也時不時會有寄丟的情形發生,因此我們在列印、用印時都會準備兩份,第一份若寄丟或是對方表示未收到時,我們可以馬上寄出第二份,若是沒有準備第二份的話,在寄丟需要補寄時,你就還需要重新拿給客戶用印,而大公司的用印程序是稍微繁瑣一點的,做年報都是在跟時間賽跑,所以能夠愈節省時間是愈好的!

        各種證實測試由於內容較枯燥且多,我就簡單說一些就好。發應收、應付函證是為了取得客戶在12/31的時間點,帳上確實有這麼多的金額,那如果這個對象他都是不回覆函證的話,該怎麼辦呢?以應收帳款為例,A客戶12/31的餘額為1,000萬,那這1,000萬依照收款時程預計於2月初收款,我就可以在2月初,去檢視公司是否有收到這一筆錢,如果有的話我就可以證明在12/31是有1,000的餘額的。

        再舉一個收入的例子,一般我們就是出貨就認收入(借應收帳款、貸銷貨收入),那我要怎麼證明在1/1-12/31這家公司有這麼多的銷貨收入呢?就是要去翻他銷貨的傳票,傳票後方式是否有附上相關憑證(國內銷貨要開發票、國外銷貨要開invoice,出貨要有出貨單或是出口報單),有了這些憑證,我們就可以證明這家公司的這些收入不是無中生有的。為了要滿足樣本數與抽測的比例,事務所會有一個計算標準,有時候算下來要翻一百多筆也是稀鬆平常的事情。

        每一組audit team大約有兩家上市櫃公司或是一家非常大的上市櫃公司,光是做上述這些測試與底稿,就可以過完一月了,二月初有一個過年可以好好喘息(加班),過完年回來後就是開始上報告的數字,以及不斷地修改報告。二月可能會穿插一、兩週去非公發的小家客戶出外勤,因為小家也要出年報。而上市櫃公司從三月初開始陸續董事會,如果做得快的話,還可以放228,雖然忙季的連假很多時候都要加班,但是有假期的感受,心情上還是有一點補償吧!我覺得......

        三月董事會後,我們就馬不停蹄繼續處理非公發的報告,一組audit team大約有3-4家小家客戶,小家客戶該做的查核程序比照大公司,只是資料量多寡而已,做完上市櫃再來做小家
報告,霎時就覺得簡單許多。小家公司聽起來好像真的很簡單,但其實有些非公發公司比上市櫃公司還要複雜,畢竟非公發有些作帳的人會計觀念不好的話,後續就只能再調整,查起來真的也是勞心勞力。

        不可能在四月才做小家報告的原因是主要有兩個,第一個是因為四月就要做上市櫃公司的第一季季報,完全沒空;第二個則是因為許多小家公司其實上面都有一個上市櫃母公司,母公司在出年報時候,就要把小家的數字也抓進來,迫於母公司的報告時程,小家也跟著要一起趕了。若你的小家客戶真的是小家(無上市櫃母公司),那就可以等到三月再去外勤了!

        做完年報的心情,大概可以分成以下幾段:(一)吃到尾牙時代表一月已經過去,可以過年了,而且尾牙還有抽獎。(二)熬到228假,代表二月也過完。(三)放清明連假時,年報就結束了,忙季已過3/5。

        在忙季的期間,我認為要找到除了工作以外的生活重心,以及每週一定要去運動的習慣,或許有些人會覺得我平日已經累到不行,週六又去加班,我禮拜天一定要糜爛耍廢放鬆一天,但是以這種方式過完一天,只會讓你在隔天上班時,Monday blue到不行,所以我真心建議,週日可以放鬆但不是擺爛,對我來說我過去半年的生活重心就是完成自己設定的各項目標,諸如運動、讀英文等等。我相信在這種心情下,是有助益於自己的!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